打破性别标签:七尺男儿当“绣娘”  绣出技能人生

来源:百姓就业
热度:17922
2025.09.22 19:52

在热闹的贵州展馆一角,一位一米七几的大高个正安静地埋首于手中的绣片,与周遭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顾伟伟手中的针线上下翻飞,眼神专注而坚定。专注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好奇,这样一位身形挺拔的男士,怎么会沉浸在刺绣这件精细活里。面对旁人的好奇,顾伟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刺绣干什么呢?手机也没什么好玩的。” 可这句简单的回应背后,是他近二十年来与针线为伴的日常。

顾伟伟是凯里市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从小生活在苗寨,奶奶飞针走线的身影和浓郁的苗族文化氛围,成为他最早的艺术启蒙。读高中时,他便开始尝试拿起针线,踏上刺绣之路。

苗绣非遗传承人顾伟伟:我绣的是苗绣,苗绣中的一种技法叫挑花。贵州特有的挑花技法,讲究的是 “反挑正看”。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背面,正面是在里面。你要记住正面的图案是长啥样的,你才能把它完成。稍微错一点,到时候下面就接不了一个图案了。

面对“一个大男人怎么坐得住做这个”的疑问,顾伟伟觉得再自然不过。

苗绣非遗传承人顾伟伟:学这技艺有十几年了吧。反正我家没有,其他人的看法我也不太在意,把一个事情做好就行了。

谈及获得的荣誉,顾伟伟眼里有光,嘴角不自觉扬起。他是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也是贵州技术能手。他的指尖轻轻点过绣片上的纹样,像在介绍老朋友。

苗绣非遗传承人顾伟伟:这图案是 30 年代左右的一个图案,它就是一幅叫我们叫雪花纹。这只是鱼,这个是石榴,这是蝴蝶,然后在上面是有一些是蝙蝠,这个鱼就是年年有余,这个石榴多子多福,然后这个蝴蝶的话就是福。

顾伟伟的针线好似有了生命,会诉说着苗绣的故事。他不仅复刻传统,更在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苗绣中。

苗绣非遗传承人顾伟伟:我们会把这些桥梁、把这些鼓楼、把这些建筑,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事物给它融合进去。

一位来自海南代表队的阿姨主动来到顾伟伟的展位前,两人热络地交流起来。阿姨仔细端详着他衣服上细密的针脚,忍不住感叹:这真挺难的!

苗绣非遗传承人顾伟伟:很多人都喜欢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刺绣。每个地方的刺绣都有它自己的一个特点,他的刺绣的针法和用途都不一样,所以说他是百家齐放的。

在顾伟伟的手中,苗绣不再被贴上性别标签,而是成为了文化传承的纽带。那一针一线之间,绣出的不仅是一个男人的细腻心思,更是他对这门手艺最质朴、最深厚的深情。


记者:鲍沩 刘雨涵
编辑:代莎莎
编校:吴遥
审发:庞建宇
打开百姓关注,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精彩评论
打开百姓关注,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