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碧江区漾头镇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筑基固源、活水开源、正本清源”的“三源”融合发展路径,通过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民收入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增强,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筑基固源:锻造强村富民“主引擎”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漾头镇坚持以“筑基固源”之策,持续强健组织筋骨,让党组织成为强村富民的坚强堡垒。一是“联村帮带”促提升。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排队抓尾”行动,精准识别后进村党组织1个,针对性实行“先进带后进,强村联弱村”,通过党建提质、产业赋能、治理增效三大行动,落实“三带六共”联动机制,助力后进党组织“摘帽”升级,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二是“选优配强”壮队伍。聚焦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班子“战斗力”,高标准选配村党组织书记2名,优化调整党组织副书记1人,动态储备政治素养高、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力量12名,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人才动力。三是“阵地升级”优服务。规范村级活动场所标牌标识,明确村党组织履行职责20项、村民委员会履行职责15项,坚决杜绝“牌子多、功能弱”问题。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打造集议事决策、便民服务、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活水开源:激活产业振兴“动力泵”
产业兴旺是强村富民的“源头活水”,漾头镇以“活水开源”之举,盘活资源要素,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一是“特色产业”扩体量。大力发展魔芋、马铃薯、鲜食玉米等特色蔬菜800余亩,建设黄精种植示范基地830亩和洋塘油茶320亩;积极发展林下特色产业,建成九重岩林下香菇基地,预计产量21万斤。二是政策扶持促增收。精准落实惠民政策,支持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外出稳定就业、扩大种养殖生产,2025年,全镇申报交通补贴84人4.2万元,产业奖补181户119.6万元,有效降低农户生产风险,激发农户自我发展积极性。三是“农旅融合”扩路径。制定《漾头镇“党建+短视频+N”赋能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打造“村游漾头”IP,以文旅破局,深度挖掘“周家坡落日”“铜仁小九寨沟”等自然景观,累计发布宣传作品180余条,浏览量超43万人次,首次直播观看人数达13万余人次。
正本清源: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良好的治理环境是乡村发展的“稳定器”,漾头镇以“正本清源”之法,破解治理难题,让乡村既有“山水颜值”,更显“文明气质”。一是环境整治焕新颜。聚焦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村庄环境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二是移风易俗树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主题宣传4次,共发放宣传手册400余份,推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新风尚落地生根。三是平安共建聚合力。推行“镇村干部+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每周走访、每月排查”矛盾化解制度,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