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时跨城 “断指营救”!织金 7 岁男童指尖成功再植​

热度:53566
2025.09.04 17:43

8 月 25 日上午,织金县 7 岁男孩小羽(化名)的一个举动,让全家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 他趁家人不注意,拿着火龙果跑到厨房灶台边,想自己用刀切水果,却不慎将左手食指尖完全砍断。一场跨越城市的 “断指营救” 就此展开,5 小时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的手术室里,医生们用精密操作,为孩子接回了指尖。​

9 月 2 日,记者在医院见到小羽时,他正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左手食指缠着纱布。“现在不疼了。” 小羽小声说,手指恢复得比想象中好。

一旁的奶奶王阿姨提起事发经过,仍心有余悸:“他哭着跑出来时,左手食指尖已经没了,我冲进厨房,看到断落的指尖就搁在灶台上,当时特别害怕。”

王阿姨的慌乱里,藏着一段亲身经历 —— 早些年,她因意外失去了左手中指指尖,深知手指缺失对生活的影响。“我年纪大了没关系,可孩子还小,我绝不能让他跟我一样。” 抱着这样的念头,王阿姨第一时间将小羽送往当地医院,盼着能通过手术接回指尖。​

然而,儿童断指再植手术对设备与技术要求极高,当地医院无力承担,只能建议转院。危急时刻,王阿姨想起贵阳有位亲戚,赶紧打电话求助。亲戚很快回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能做这类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王阿姨一边让亲戚提前联系医院说明情况,一边紧急联系车辆赶往贵阳。

出发前,当地医院医护人员的一个举动,为后续手术争取了关键时间 —— 他们用无菌纱布仔细包裹断指,放入装有冰块的泡沫箱中。这种“低温隔离保存”方式,能最大程度降低断指缺血损伤。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创伤与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医师周家顺后来解释,这为之后的手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当天下午,历经 5 小时车程,小羽和妥善保存的断指终于抵达医院。早已等候的周家顺主任医师与赵国强副主任医师,立即将孩子推进手术室。

“儿童断指再植的难度,比成人高得多。” 周家顺说,7 岁孩子指尖末节的血管直径仅有 0.1-0.2 毫米,神经、肌腱、骨头更是脆弱,相当于在针尖上‘绣花’,必须又准又稳。

手术中,医生们在 30 倍放大镜下操作,先精准吻合 2 根动脉保障供血,再尽可能吻合 4 根静脉促进回流,同时仔细修复受损的神经与肌腱。“只有全面修复,才能提高再植成功率,为后续功能恢复打基础。” 周家顺说。​

5 个小时后,手术室门打开 —— 小羽的断指成功接活了!“血管吻合后,看到血液顺利流通的那一刻,我们就知道,手术成功了。” 赵国强副主任医师语气里满是欣慰。

如今,小羽的断指恢复良好,暂无感染、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看着孩子能轻轻活动手指,王阿姨红了眼眶:“真的太感谢医院,太感谢周主任、赵主任,以及所有的医生护士了,要是没有他们,孩子的手指就保不住了。”


记者:吴承彬
编辑:秦炜
编校:陈静
审发:石昌晗
打开百姓关注,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精彩评论
微兔033934
27分钟前
0
什么意思啊哦哦哦
706bst
45分钟前
0
签到来了
微兔409994
2025.09.05 05:21
0
感谢感谢,非常感谢
打开百姓关注,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