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袋”装下民生绿意,方寸间点亮健康生活

热度:30651
2025.09.29 20:06

最近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做“公园20分钟效应”。其实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概念,只要你在绿地,树荫下呆上20分钟,什么也不做,压力就能明显下降。你还有没有印象上一次去公园是什么时候呢?

清晨散步的公园,傍晚乘凉的小广场,人们对宜居环境的期待日益增长,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已然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贵州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增加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让大伙儿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式多样、方便群众、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10000平方米之间,类型主要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具有选址灵活、简洁实用、环境友好、贴近生活等特点。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建成口袋公园674个。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叶栋槺:“结合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指导各地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大力推动“口袋公园”建设。自2022年起,我厅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全省新建改建“口袋公园”146个。”

下一步,贵州省将通过城市体检,梳理城区存量空间,以服务群众身边“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绿道等小环境提升改造为目标,推动公园绿地多场景建设,满足百姓对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功能需求,持续推动“口袋公园”建设,为百姓打造美好生活空间,为城市提供创造价值的生态基础设施。


记者:徐漫霖 雷家豪
编辑:刘雨诗
编校:张军
审发:石昌晗
打开百姓关注,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精彩评论
喜之狼
2025.09.30 01:20
0
签到了签到了
Tracy626
2025.09.30 00:36
0
签到
莫老爷613619
2025.09.30 00:12
0
打卡
打开百姓关注,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