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今年7月份以来,遵义市聚焦年满 60 周岁及以上未领取待遇或未参保的遵义籍城乡居民,全力开展断缴补缴集中动员行动,让民生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城乡居民。
精准找人密覆盖,从“政策等人”到“数据找人”。
“我们通过比对社保数据、摸底反复核对筛选形成《遵义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龄人员断缴补缴底数表》,将数据下发至各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拉网式’核查,利用‘数据找人’的方式实现了精准扩面,效果很好。”遵义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科负责人介绍。
为摸清扩面“底数账”,确保数据精准找人,遵义市社保局成立工作专班,设立数据筛查工作组,开展专题培训指导。全市上下协同推进,紧密交互,摸清人员基本信息、断缴原因、断缴年限、联系方式等,建立详细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精准锁定60 周岁及以上未领取待遇或未参保人群,设立动态台账分类施策,点对点推送“提醒短信”,解决达龄人员“漏保”“脱保”“断保”问题,推进精准扩面、精确管理、精细服务,确保在册人员“应保尽保、应享尽享”。
优化服务提效能,从“等你来办”到“专为你办”。
“我是村里面的工作人员上个月上门来跟我办的补缴,一点都没跑路,500多元的养老金这个月都到账啦。”家住道真县旧城镇槐坪村的申大爷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以为错失了领养老金的机会,没想到还能办理”。申大爷今年65岁了,前些年经济条件不好,城乡养老保险没缴满15年,工作人员上门讲解补缴政策后,申大爷立即办理了补缴。
为方便群众办理业务,针对不同需求人群,遵义市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办理。一是开设专窗快捷办,各地经办机构、各镇乡开设专窗、明确专人,方便群众就近办、快捷办、及时享;二是开通“亲情代办”或“远程视频办”,对长期外出或异地居住人员,不用返乡也能省心无忧办;三是“上门入户办”,针对残疾、年老体迈、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开展入户上门办,并送达养老金存折(卡)等服务。四是线上自主办,完成补缴年限后,指导群众通过“贵州税务”微信公众号自主完成缴费,实现安全、便捷、高效办。
宣传渗透增主动,从“要我来办”到“我要来办”。
“我以前交了4年,同志,你跟我算下按3000元的档次补缴,以后领到好多养老金”?大娘,我跟你算了下,大概以后每个月可以领到412.9元。
在习水县易地搬迁安置点东风湖社区小广场,习水县社保局组织业务骨干,通过“政策宣讲+现场答疑+有奖问答”的模式,开展城乡养老保险补缴政策宣传活动。群众争着抢着测算补缴后的养老金待遇,纷纷称赞这样的宣传活动“实在”。
为确保有效宣传动员,社保部门灵活运用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办理参保补缴。在宣传内容上下功夫,为群众算好“明白账”。《遵义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指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断缴补缴测算单》,“遵义社保”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讲案例、比待遇等内容则通过简明易懂的图像、表格,用 “算账”的方式让老百姓看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惠。在宣传重点上突出宣传对象的精准性、结果有效性。采取精准识别目标人群,通过张贴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以及微信公众号,群众会等方式开展政策普及宣传,并针对每月调度还未办理补缴人员情况表,走村串户,到有代表性的老百姓家中宣传引导,解疑答惑,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截止9月底,全市累计15077人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龄人员补缴并领取待遇,补缴金额4916.67万元,月发放养老金340.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