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廉江祖孙三人惨遭杀害一案作出判决:被告人叶德志死刑。当法槌落下,被害者家属称“等来了想要的结果”。这声音穿透法庭,是迟来正义的沉重回响,是对法律底线的捍卫,更是对 “精神病免死论”最响亮的耳光。
凶手叶德志携带两把菜刀、骑摩托精准寻仇,举刀砍向69岁老人、36岁母亲与年仅1岁11个月幼儿,还在杀人后逃离现场,这一系列行为链条比任何司法鉴定都更清晰:他不是失去控制的疯子,而是披着“精神分裂症”外衣的冷血杀手。法院用“犯罪手段特别凶残”“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等 21 个“特别”,将其精心编织的病态谎言撕得粉碎。
正如法院判决所言:“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不等于无限度豁免”。它清醒地划出底线:精神诊断不该成为撕裂正义之网的缺口。对魔鬼的宽容,就是对善良者最残忍的背叛。
这起案件撕开的,也是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社会伤疤。同村十几年无人知晓凶手病史,案发前两三天突然返乡作案,暴露出特殊人群监管的巨大漏洞。我们不能因个案就将所有精神病人污名化,但更不能让“精神病”成为某些人逃避惩罚的挡箭牌。法律的天平永远向正义倾斜,而社会的责任,是让每个潜在的危险都被提前锁进制度的牢笼。
叶德志的死刑判决,既是对三条无辜生命的告慰,也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它告诉我们:法律的刀锋永远对准罪恶,而不是疾病。那些在血泊中凋零的生命,终将在正义的阳光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