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预报,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毕节(大方、金沙)、六盘水(盘州、水城、六枝)、黔西南(兴义、普安、兴仁)、遵义(播州、仁怀)部分乡镇可能出现暴雨。省防指仍维持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持续关注雨情汛情发展,加强监测预报和会商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落细落实防汛措施。要强化预警叫应和协同联动,加强山洪危险区、地灾隐患点(风险斜坡)、公路铁路沿线、临水临崖村寨、景区景点、桥梁隧道、施工工地、农家乐、露营地、网红打卡点、漂流项目、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重点区域部位巡查排险,提前采取“关、停、撤、转”等临时管控措施,并及时跟踪反馈核实措施落实情况,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反馈、有核实”的工作闭环。要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处置险情灾情,重要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公众要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停止户外活动,远离危险区域,主动防灾避险。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在迎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8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贵州贯彻“两山”理念,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一直以来,贵州紧扣“两统一”职能职责(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以高质量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美丽贵州建设。
8月14日,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约翰·皮克特受聘为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名誉教授。
约翰·皮克特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化学生态学领域权威学者,其在害虫推拉防治技术、蚜虫报警信息素转基因作物等方面的研究,与贵州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农药学”等研究方向高度契合。
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又获重大突破,由西南石油局提交的永川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245.88亿立方米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有效支撑川渝千亿方产能基地建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2025 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服务将于 8 月 16 日上午 6 时开通,查询方法如下:
1. 中国教育考试网
网址 :http://cet.neea.edu.cn/cet
2. 中国教育考试网微信小程序
使用微信搜索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小程序。
3. 中国教育考试网支付宝小程序
使用支付宝 APP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搜索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小程序。
4. 中国教育考试网百度小程序
搜索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小程序。
8 月 17 日 15 时起,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免费查询、下载本次考试电子成绩报告单。
中国教育考试网网址:www.neea.edu.cn
铁路部门积极顺应学生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继 8 月 1 日起全面实行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之后,进一步优化学生旅客购票出行优惠措施,学生旅客每学年(10 月 1 日至次年 9 月 30 日)4 次单程优惠票可随时使用,优惠区间可根据家庭居住地至学校所在地调整设置,动车组列车学生优惠票适用范围扩大至二等座、一等座和卧铺各席别,票价调整为按执行票价 7.5 折计算,学生旅客购票出行将更加灵活方便,得到更多实惠。
目前,铁路 12306 科创中心正在组织系统优化测试,相关优惠车票预计将于 9月 6 日开始发售。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报道了在云南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发现的中国第三种丝蝽科昆虫——中华喜丝蝽(学名:Embiophila sinica Xiong, Chen, Li and Cai, 2025)。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经典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论文题目为:“亚洲首次记录喜丝蝽属昆虫”。
据了解,丝蝽科昆虫是一类习性独特的罕见蝽类昆虫,高度依赖丝质环境生活,多栖息在蜘蛛网或纺足目昆虫(足丝蚁)的网上。全球共记录9属23种。我国此前仅有2种记录。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博士生熊昊洋介绍,该物种的发现始于2024年8月。当时他在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考察,在足丝蚁网巢中观察到该物种并采集标本。经研究,确认该物种属于此前仅分布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喜丝蝽属,为该属在亚洲的首次发现。从发现到论文发表历时近一年,经历了标本补充采集、解剖、电镜观察和详细描述等严谨过程,最终确定其为新物种。
中华喜丝蝽若虫呈红色。成虫体型相对粗壮,前足与中足股节具有明显的齿状结构,具刺吸式口器。其整个生活史均在足丝蚁的网巢中完成,活动于两层丝网之间,以网道内的螨虫为食,与足丝蚁形成特殊的共生栖息关系。
此次发现具有多重科学意义:它是喜丝蝽属的全球第四个物种,也是中国第三种丝蝽科昆虫;该研究填补了喜丝蝽属在亚洲的分布空白,拓展了全球丝蝽科的地理分布记录;作为高度依赖丝质环境的罕见昆虫,其生存策略和演化路径为研究物种协同进化及昆虫生态适应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中华喜丝蝽的发现地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是湄公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项目,属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公园总面积3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97%,保存着中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部分季节雨林。初步统计显示,林内生长有2100多种植物,栖息着800多种动物。近年已有多个科研团队在此发现新物种或监测到珍稀物种活动,如2020年发现的“瓣根瘿蚊”、首次记录到野生“豺”等。
中华喜丝蝽的发现,是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一发现丰富了全球昆虫多样性,为科研提供了珍贵材料,更详实地记录了我国的物种多样性,彰显了该区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守护自然遗产方面的关键价值。
“在整个昆虫世界里,足丝蚁本身已是罕见类群,它的网道内竟能演化出专性生活的其他昆虫种类,”熊昊洋感叹道。
中国央行14日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于8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人民币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8月央行会继续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这一方面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也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
“整体上看,8月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开始的持续收紧过程,‘反内卷’推升市场利率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王青说。
他进一步称,在上半年宏观经济相对偏强,以及三季度外部波动及经济增长动能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的背景下,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的概率不大,央行更可能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在经历前一日的调整后,中国A股15日(周五)发力上攻,主要股指悉数上涨。其中,上证指数当天盘中再度站上3700点,尾盘小幅回落,但仍飘红收官,创下收盘点位的近四年新高。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3696点,涨幅为0.83%;深证成指报11634点,涨幅为1.6%;创业板指报2534点,涨2.61%。沪深两市成交总额约22446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三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约346亿元。
板块方面,当天A股绝大多数行业板块上涨,被部分投资者视为“牛市旗手”的证券板块表现亮眼。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统计,当天证券板块上涨3.7%,涨幅居前。个股方面,当天A股所有证券股全线飘红;其中,长城证券、天风证券股价收获涨停板(涨幅约10%)。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表示,证券板块15日集体爆发,成为引领指数上攻的核心动力。该板块走强的重要原因或在于,持续活跃的市场交投和融资融券余额,直接推升券商经纪与信用业务收入预期,利好板块。
据媒体统计,截至8月14日,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为20552.0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89.5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0410.57亿元,较上一日增加89.96亿元。这已经是两融余额连续4个交易日持续增加。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8月15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8·15”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据法国媒体14日报道,巴黎近郊塞纳河流域当地时间13日发现四具尸体,警方就此展开调查。
据报道,这四具尸体是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谷省城镇舒瓦西勒鲁瓦的塞纳河流域被发现的。一名乘坐巴黎郊区通勤火车的乘客最先向警方报案。警方接到报案后从塞纳河中先后打捞出四具尸体,并展开调查。
初步报告显示四具尸体均为成年男性,从体貌特征上看有较大可能是非洲人,其中三人穿戴整齐,另有一人衣冠不整。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他们的具体身份,尚无任何证据显示他们四人存在关联。警方最近也未接到巴黎大区发生类似的集体失踪的报案。
这四具尸体已被移交至巴黎相关的司法鉴定部门进行尸检分析。报道称,由于尸体在水中浸泡时间较长,损毁比较严重,因此预计仍需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15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8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中南部、山西中部、河北大部、北京北部和东部、天津、山东北部和东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重庆中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南部和北部、广西西北部和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沿海、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辽宁东部、陕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扔快递袋的时候不想个人信息泄露,用卫生纸蘸水或者花露水擦一擦就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