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长评:一句“教育消费者”,百果园市值单日蒸发近2亿!天价樱桃背后的傲慢代价

浏览:15526
2025.08.13 17:39

4颗进口樱桃51块钱,平均一颗12块多。

2024年5月,一张百果园的购物小票火了。你没看错,12块多一颗,差不多能买一斤猪肉。“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的相关话题火速冲上热搜。事情发酵了一年多,最近终于有了回应。

时隔一年,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用一句话给这场争议添上猛油:“商业就两种,第一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走的,是教育消费者的路,不迎合消费者。听起来像是情怀宣言,实际上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甩在消费者脸上。言外之意是,不是我们卖得贵,是你们不懂水果。那股刻在骨子里傲慢,“钟”里“钟”气的。

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判决:8月11日港股开盘,百果园股价盘中一度跌8%,最低触及1.61港元,市值较2023年高位蒸发超70%

从商业逻辑来说,其实高价不是问题百果园卖得贵,也已经新闻。便宜水果供大于求,优质水果稀缺,这是市场规律。高品质、高价格,对准的是对质量有要求、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群,本身也没毛病

问题是,消费者为什么要接受你的价格?高端市场也讲究性价比。花了高价却吃不到让人“惊艳水果,再漂亮的商业逻辑也站不住脚。2024年百果园收入同比下降9.8%,净利润从盈利3.81亿转为亏损3.91亿。这不是偶然,是消费者用钱包投出的票。

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5月1日至6月11日期间,南向资金对百果园集团呈现持续净卖出态势,累计净卖出量达3094万股,净卖出金额3063万港元。若将观察周期拉长,其股价自2023年初6.877港元/股的历史高位持续下挫,截至2025年6月11日已跌至1.79港元/股,市值蒸发逾70%。

余惠勇在2023年敲响上市铜锣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场资本盛宴的谢幕来得如此迅速。但即便在资本市场上遭遇挫折,依旧藏不住他骨子里的傲慢。余董不明白的是,“教育消费者”,从来不等同于“教训消费者”。

教育原本可以是正面词汇,科普知识、引导健康消费。可一旦搭配消费者无知,味道就变了。不是教育 ,是说教,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感。好像只有在百果园买水果的人才算有知。更现实的是,即便你把消费者教育得更懂水果,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消费者其实并不需要老师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和选择权。

毕竟雪糕刺客的前车之鉴犹在。营销包装得天花乱坠,品质和价格一旦被质疑,口碑崩塌比想象中来得更快。高价路线的品牌,如果不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注定很快就会从神坛跌落。

在消费分级、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从来不缺货比三家的能力。比起价格,大家更不能容忍的是品牌的傲慢。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老师,只有永远的考卷。百果园如果还想做高端水果的代表,就得先放下姿态,拿出硬货,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它掏钱。

消费市场从来只关心两件事你的东西值不值,你的态度真不真。价格可以高,但品质必须硬气。理念可以执着,但姿态必须谦逊

百果园的问题,不在于贵,而在于它把解释成一种消费者的无知”。这无疑傲慢又危险的讯号。一旦你把自己放在老师的位置,消费者就会用更挑剔的眼光审视你一旦产品体验掉队,你的教诲就会变成笑话。

在消费选择极度多元的今天,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不是教与被教,而是对等合作。消费者用钱投票,品牌用品质回应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百果园要想继续走高端,就必须把教育变成共识,把价格变成价值,把傲慢变成敬畏。否则,那些教育消费者的人最终只能消费者教育


编辑:张森
编校:唐赟
审发:石昌晗
打开百姓关注,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精彩评论
打开百姓关注,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