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仁怀:文明新风转转场 赚得群众笑声扬

来源:文明仁怀
浏览:11934
2025.08.06 13:42

为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仁怀市创新工作思路,利用乡镇赶场天、节假日等群众聚集时机,有效整合各类文明实践资源,组建“369”文化文艺小分队,以“文明新风转转场”形式深入乡镇(街道)“场镇”“村居”,开展“送理论、送文艺、送快乐、送新风”进基层“赶场”活动,通过文艺宣传+惠民演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369”是土话里“赶场天”的意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起“369”文化文艺小分队的初衷是落实“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到哪里”的要求,聚文艺志愿者、理论宣讲员、“网红”宣传员等3类人员为骨干力量,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公益文艺组织,小分队主要围绕“两讲三培育+群众体育运动”6项内容,策划文艺节目和趣味体育活动,通过7个文艺节目+1次理论政策宣讲+1场“村乐”运动会形式,让群众在欢笑中获得文化浸润、在参与中得到精神滋养。

“文明新风转转场”通过文艺宣传惠民演出+“人有讲”理论政策宣讲+“村乐”运动会等三大类活动形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形成“说新风、话文明、展形象”和美场景。

图片

文艺宣传惠民演出,紧扣“两讲三培育”(讲理论、讲政策、培育价值、培育文化、培育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编排快板、歌舞、小品、山歌、器乐演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仁人有讲”理论政策宣讲,重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当前的中心工作及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开展宣讲活动,采取“有事请讲、大家来讲、故事传讲,你讲我听、有奖问答、开讲有礼”等方式,体现“仁人有讲”创新性、互动性、故事性、生动性,让理论政策宣讲更具有亲和力、吸引力、传播力,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图片

“村乐”运动会,坚持寓教于乐,在“玩”中带着群众学,设置“向不文明行为宣战”类兼具趣味性、竞技性和教育性的游戏项目,如“把文明新风套回家”“吃瓜群众”“快乐夹球”“大自然搬运工”“拔河比赛”等。活动不仅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更有效增进邻里感情与培养团结互助精神,实现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目的。

图片

今年以来,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仁怀红·高粱文化季”群众文化活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节”等项目,先后开展“文明新风转转场”15场(次),通过线上线下传播累计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其创新模式和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有效推动了文明实践活动在仁怀市基层的广泛覆盖和深入发展。

图片

“文明新风转转场”通过“冒热气”的文艺节目吸引人、“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教育人、“聚人气”的游戏互动凝聚人,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的两大转变:一是由“组织群众参与”向“群众主动参与”转变,活动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二是由“灌输式教育”向“植入式浸润”转变,摒弃生硬说教,将理论政策、文明理念巧妙融入文艺表演和趣味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


编辑:朱小龙
编校:罗俊凯
审发:石昌晗
打开百姓关注,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精彩评论
打开百姓关注,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