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镇东门村:红色资源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黄平微讯
浏览:12096
2025.07.07 13:21

在建党104周年之际,黄平县旧州镇东门村的红色旅游迎来了热潮。6月30日至7月2日,短短三天时间里,这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累计接待了31个团队、3000余名游客,人们在红色遗迹中追寻革命足迹,感悟初心使命,而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土地,正逐渐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新路子”。

这份热度的背后,是东门村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家底。红军长征曾两次路过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革命精神财富。村内的橘林谈话旧址,见证了党和红军在关键时刻的重要决策;梨树坳战斗遗址,铭刻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东门村村史馆,展示了东门村在党领导下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这些红色遗址不是冰冷的石头,是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宝贝。”旧州镇东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才贵擦拭着橘林谈话旧址的石碑,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们守着金饭碗,就得想办法让它冒热气。”

为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东门村以党组织为引领深耕细作。旧州镇东门村党总支部牵头,通过村级合作社培养6名专业讲解员,他们挖掘出《红军赠物》《红军借宿》等本土故事,让静态的遗址变成“会说话”的课堂。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资源,打造出“梨树坳—村史馆—橘林谈话旧址—革命历史陈列馆”精品参观路线。“今年‘七一’这几天,随着游客大量涌入,周边的餐饮、酒店等,收入成倍增长。这都是红色旅游带来的实惠。”李才贵算起收益账,眼里满是喜悦。

在资源整合方面,东门村摸索出独特的发展路径。“古镇+红色资源+生态农业”的模式,将旧州古镇的古韵、红色遗址的厚重与生态农业的清新串成线。“以前守着几亩地饿不死也富不了,现在开餐饮每月能赚七八千。”村民熊正洪笑着说,“游客多的时候,连我家腌的酸汤都不够卖,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像熊正洪这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有40多户。同时,今年村级合作社卖土特产的销售额比去年也翻了一番。

雷山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离退休支部余晓丽参观后说:“这条路线设计科学,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无畏,教育意义深刻。”这样的认可,让东门村的红色旅游品牌越打越响,也让“流量”持续转化为“增量”。

着眼长远,东门村的红色发展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下一步我们要建红色研学基地,再培训10名讲解员,让更多乡亲端稳这碗‘红色饭’。”李才贵指着规划图,信心满满。随着规划落地,这棵扎根红色土壤的“摇钱树”必将枝繁叶茂,让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编辑:陈诗宇
编校:宋庆云
审发:石昌晗
打开百姓关注,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精彩评论
打开百姓关注,查看更多评论